顶点小说 > 如懿传之阿箬掀桌 > 第517章

第517章


如果来的是其他人,比如纯贵妃或者顺嫔,弘历会问“纯贵妃/顺嫔啊,你怎么来了”。

但对象是意欢……无需多言,弘历一看到她如火炬般明亮的眼睛便发怵。

意欢如同走到舞台中央的红脸将军,优雅地抚鬓行礼后,一双剪水美眸带着一如既往的痴迷望着弘历。

弘历浑身不自在,试图把话题引开:“意欢啊,是太后让你来看看朕的吗?唉,虽说是刺客之过,但太后年老还要为儿担忧,实在是朕的不孝。”

意欢微微一笑,朗声道:“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上为大清皇室诞育这么多子嗣,太后怎么会因这点小事而担忧……啊不对,怎么会为这小事而责怪皇上不孝呢?”

道理是这个道理,之前王钦还在时也奉承过皇上为大清增加皇嗣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不过刚才弘历说朕不能生子时,意欢突然跑出来大喊“反对”作出以上发言,她所指的“诞育”毫无疑问是男人怀孕这种狗屁倒灶的事!

“不,意欢啊,你可能刚来只听了一嘴。总之男子是不可能孕育的。有些事愚弄一下大字不识的百姓可以,你作为才女怎么能相信了。”

见意欢皱起眉头,弘历说完后还嫌不够,絮絮叨叨地认真解释女人才有月信和孕育孩儿的肚皮,男人是没有的。

他好像现在才意识到,诞育皇室为大清立功的一直都是女子,也只有女子才有这个能力。

弘历说了一大通后,喝了一大口茶水:“还是说,意欢你想为母族叶赫那拉氏谋一个嫡子,把永玥说成是朕生的吗?”

“永玥是弄痛过臣妾肚子的孩子,自然是臣妾生的。”意欢低头道。

弘历满意地点头,心想果然涉及到儿子,意欢也会变得柔顺起来,下次知道要怎么应对她了。

岂料,意欢突然抬起头,双眸闪烁着亢奋的精光。

她爆出一声石破天惊的嗓音:“但是,其他皇嗣……或者流落在外的沧海遗珠,有可能是皇上亲自诞育的啊!”

这下别说是弘历,连帐篷外的侍卫都听得一清二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荒……荒唐!”弘历猛地一拍桌子,“意欢你说的什么,你看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信凌云彻的话!而且要说诞育,凌云彻说的是自己诞育,又不是朕!”

意欢笑道:“皇上息怒,容臣妾……”

弘历打断道:“而且你说什么沧海遗珠,这是要鼓励别人混淆皇室血脉吗?”

阿箬恰时搭话道:“皇上,石坚公主是您流落在外的亲女儿。有一就有二,舒妃觉得宫外还有其他皇嗣也非无的放矢。”

富察琅嬅揉了揉太阳穴,叹息道:“皇上,您除了何雨夏,应该还临幸过其他地方官员送上来的女子吧?太后命人厚葬了香见的亲人后,曾派人打探她们后续。”

说到这里,富察琅嬅脸上露出悲悯神色:“她们大多被送到尼姑庵或乡下度过余生,音讯全无的也有不少,确实谁也不敢保证不会有下一个何雨夏在宫外默默离世。”

弘历摸了摸鼻子,垂着眼睑看着皇后,心虚得说不出话来。

眼角暼到如懿撅着嘴唇盯着自己,弘历更觉得心烦,索性移开视线。

“皇后娘娘说得有道理,”意欢又道,“但诞下沧海遗珠的未必是一个可怜的何雨夏姑娘,而是我们的九五之尊……”

弘历提高音量说道:“意欢啊,别再来来回回说这些毫无根据的蠢话。你看令妃,她已经被你无语到足足喝了五盏茶水了。”

只是借着上茶,想跟进忠说小话交换意见的嬿婉突然被叫到,马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尴尬地笑了笑。

幸好意欢并不在意,她胸有成竹,像在跟问出愚蠢问题的孩童解惑一样富有耐心地向弘历解释。

“皇上还记得吗?您上一年东巡推迟了回宫时间。当时说是龙体欠恙,实际上宫人们都看到包太医进去以后,很快抬出了一盆血水,之后里面传出了哭声……”

弘历当然记得,当时他痔疮突然裂了,流了很多血,痛得他哇哇大喊,绝对没有哭!只是喊叫而已!

意欢露出半分忧愁半分兴奋的神色:“那就是皇上在宫外诞育的孩儿……”

阿箬惊讶道:“原来如此!难怪包太医命人烧了热水!”

弘历马上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不不意欢,你可以把包太医喊进来,朕虽然很痛但没有在生孩子!”

意欢不管不顾,继续道:“皇上,臣妾是有证据的,并非胡言乱语。”

说完,意欢突然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样被黄布抱着的长柱形物体,高高举起!

弘历霎时头皮发麻,顿时像见了猫的老鼠一样,恨不得抱着脑袋跑出去,只顾着不停摇头,话都不会说了。

反倒是容佩开口道:“舒妃娘娘,在中宫跟前,您可不能用腌臜东西污了皇后娘娘的眼。”

“容嬷嬷多虑了。”意欢豁然扯下黄布,露出了一个棕色带龙纹的卷轴。

弘历马上松一口气,后仰着歪在座位上。

哦,真的是卷轴啊,幸好幸好。

但很快,他又想起了当初寒企藏在卷轴里的木头根儿,又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阿箬体贴地命人抬了一张案几进来,意欢把卷轴一摊,上面绘画着杭州美景,还有弘历亲笔所提御诗,旁边盖了很多个大小不一的章。

哦,卷轴里真的没有其他东西啊,幸好幸好。

弘历放松身子,刚才一直合拢的双腿又不自觉岔开。

意欢笑道:“皇上,这是您三年前南巡时所提御诗,每一首意欢都有用心抄录呢。”

“嗯,朕记得。”其实弘历并不记得,但看着是一首赞颂杭州诗,没什么问题。

意欢又道:“您当时尝了一味鱼头豆腐,食之难忘,还赐给了那家酒楼御笔。”

“诸位姐妹们不妨想想,我们什么时候吃鱼头豆腐?”

“那就是——生育完的时候。”

“皇上每到一个地方,都亲笔提了很多诗,其实这就是皇上在当地生下孩儿后,留下的一些印记。”

“类似于戏曲中的母亲角色送走孩子前,在她手臂上烙下烙印,是一样的道理!”


  https://123vvxw.cc/html/14817/14817070/268756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