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死了两个20
汤姨娘吃了这么大的一个教训,当然知道要低调了,她儿子才刚被摄政王选中,入了军营,本应该是她意气风发的时候,却因为这事,一下子打回原点。
她既不甘心,也恼恨。
可再不甘心也没用,姜泰昌只是剥夺了她的掌家权,并没过份的惩罚她,这已经是看在姜崎的面子上了。
汤姨娘说道:“我应该听你的,什么事都不要做的。”
姜濡不应声,去看了韩羽诗。
韩羽诗说话周到,不露丝毫破绽,姜濡什么都没打听到,就回摄政王府了。
隔天她就听说刘氏死了。
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姜濡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知道刘氏是要死的,但也知道她没那么容易死。
姜泰昌不想让刘氏回姜府了,但姜鼎还要营救他母亲的,这父子二人还有得拉扯呢。
姜濡暂时没打算动手,毕竟不想脏了自己的手。
可没想到,刘氏竟然就这样死了。
又想到什么,姜濡暗叫不好,她快速换了衣服,去了姜府。
果然去了姜府就听说害死刘氏的是汤姨娘,还人证物证俱全!
姜濡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眼泪鼻涕一大把,哭着喊着自己冤枉的汤姨娘,又看向旁边站着的姜鼎以及韩羽诗。
姜蕾也跪在地上哭,说她姨娘是冤枉的。
姜泰昌一脸铁青,坐在椅子里,满面怒容。
姜碧也在哭,还指着汤姨娘大骂:
“不是你是谁?你自己放印子钱,被我哥哥抓到了,你就携私报复,加害我娘,你怎么这么恶毒!”
又扑到姜泰昌身边,哭着说:“父亲,你要为母亲做主啊,她死的不明不白啊!呜呜呜呜。”
堂屋里都是哭声。
韩羽诗也在抹眼泪,但她没哭出声,还保持着一抹优雅。
姜鼎眼睛赤红,对着姜泰昌道:“父亲,人证物证都在,你要包庇汤姨娘吗?”
汤姨娘哭的更凶了:“老爷,我没有,我没有害夫人,我没有啊,老爷,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没有!”
姜蕾扯姜泰昌裤腿,见姜泰昌无动于衷,又爬到姜濡面前:“四姐姐,你帮我姨娘求求情,她没害夫人的,她没有!”
姜濡在心里重重吐口气,这连环计使的好,一环扣一环。
如果刘氏是姜鼎害死的,姜鼎还真的可怕之极,连亲生母亲都能杀死。
可看姜鼎的神色,不像是他害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人了。
姜濡瞥一眼柔柔抹眼泪的韩羽诗,这个大嫂,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知道她不是省油的灯,却没想到她这般心狠手辣。
姜濡问了前因后果,刘氏是喝了毒药死的,而毒药就藏在汤姨娘的屋子里。
买毒药的是一个外出采买的婆子,也是汤姨娘先前经常让送信到摄政王府的那个婆子。
那个婆子一直都是汤姨娘的人。
由那个婆子出来指证汤姨娘,简直是一指一个准。
人证有了,物证确凿,汤姨娘再喊冤枉,她也不冤枉了。
姜濡叹一声,问姜泰昌:“父亲,你要如何处置汤姨娘?四哥哥还在王爷的军营里,如果他回来,知道汤姨娘出事了,怕是……”
话没说完,被姜鼎打断,他冷冷道:“谋害人命,本来就是死罪,哪怕是王爷,也不敢罔顾律法吧?”
姜濡淡淡道:“谋害人命确实是死罪,如果大哥真的非要追究,那就报官,把汤姨娘交给官府,我自会督促王爷,好好审理此案,既是让母亲瞑目,也是让事情真相大白,如果真的是汤姨娘害的人,她死不足惜,可若不是……”
她说到这里,看了韩羽诗一眼。
韩羽诗还是柔柔的哭着,轻轻的抹着眼泪,一点儿惊慌的样子也没有。
姜濡真是佩服她。
姜鼎说道:“报官就报官,父亲,报官吧!汤姨娘害死了我娘,我一定要让她罪有应得!”
姜泰昌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是不想让刘氏回来了,原本也想让刘氏无声无息死在庄子上的,但因为姜鼎的原因,他一直没能动手。
现在终于有人帮他完成了这件事情,他喜在心里。
刘氏死了,自然要有人为这事顶罪。
而在姜泰昌心里,汤姨娘也确实最有嫌疑。
如今人证物证都在,姜泰昌也不包庇汤姨娘了。
虽然姜崎在摄政王的军营里,姜濡也是站队汤姨娘的,但姜鼎说的对,杀人偿命,就算王爷来了,也不能做什么,再者,王爷是最遵守律法的人,焉能知法犯法?
姜泰昌一锤定音:“报官吧!”
姜濡又看了韩羽诗一眼,她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慌。
报官之后这件事情就传开了,刑部的人来提的人,之后也是由刑部的人审问。
当天晚上汤姨娘就死在了牢里,说是畏罪自杀。
听到这个消息后,姜濡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韩羽诗在听到要把汤姨娘送官后,那般镇定了。
因为她压根就不怕报官。
不管报不报官,汤姨娘都必死无疑。
而汤姨娘死了,那么罪名就彻底安在她身上了。
汤姨娘的尸体被送回来,随便火化就了事了。
刘氏的丧事却是办的非常风光。
姜濡穿着一身白去了姜府,灵堂里都是哭声,却不见姜蕾的身影,打听之后才知道姜蕾哭晕了,刚被抱下去。
姜崎没回来,他去了军营,接受封闭式训练,还不知道汤姨娘的事情。
刘氏的丧事办完后,姜鼎停官一年,带着刘氏的棺椁回祖籍安葬。
姜泰昌也停官一年,也回了祖籍。
韩羽诗跟着姜鼎一起回了祖籍。
周姨娘带着姜馨也回了祖籍。
汤姨娘是妾室,不能葬回祖籍,姜蕾请姜濡帮忙,给汤姨娘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
这对姜濡来说是顺手的事情,姜濡帮了忙,姜蕾对她感激万分。
安葬好汤姨娘,姜蕾也回了祖籍。
姜濡站在姜府门前,看着姜府紧闭的大门,一时感慨万千。
她一直想远离这里,却没想到,到头来,是他们离开了。
不过一年后他们还会回来。
到时候又不知道是何种景象。
姜濡上了马车,回了摄政王府。
当天晚上宣炡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说道:
“翰林院的官员,九成以上被逼着站队,姜鼎这个时候为母守丧,刚好避开了党派之争。”
https://123vvxw.cc/html/75380/75380733/111109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