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忠告
杨承志并没在乎陆林语所说的话。
他知道,对方就是个傲慢无礼的女人,他懒得理会。
顾氏集团的利润之所以比长胜建筑公司高出许多,一方面是总体建设资金多出20万。
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了消防设备上。
4号厂房,只用了那个年代常规的消防设备,无论是水泵,地下蓄水池,还是消防栓都完全没法跟3号厂房相提并论,这就省出了一大笔的支出。
但杨承志并不心疼,按照前世的记忆,在两个厂房投产的第3天,两大厂房就会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火灾。
那场火灾烧的天昏地暗,不仅把两大厂房彻底烧毁,里面的加工设备以及原材料也全部毁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在火灾中有几十名工人没来得及逃出去,全部葬身火海!
号称629特大火灾,也是当年冰城所有企业中产生的最大安全事故。
不仅在冰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件事甚至震惊了全国,就连中央都来了人。
东风镇糖厂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两大厂房的投资都被一场大火给烧了,损失不可估量。
除此之外,那几十个被烧死的工人也需要善后安置,又是一大笔的支出。
为此,崔永富一夜白头,也是从那一场火灾开始,东风镇糖厂的业务量急剧下滑,逐渐走向了落寞。
“安装轨道吊车本来不是你的活,你也过来帮忙了,小杨,谢谢你啊!”
崔永富拍了拍杨承志的肩膀,一脸感激的说道。
今天要不是杨承志带着几个有钢结构安装经验的工人帮忙,他们安装轨道吊车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杨承志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这次他之所以能中标3号厂房,多半都是崔永富的功劳,这点忙算不了什么。
更何况,他还跟崔雪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于情于理他都应当尽心尽力。
由于糖厂这边提前就把三四号厂房的加工设备买回来了。
轨道吊车安装完毕后,再花个三四天的时间,把加工设备安装调试后就可以正式投产了。
今天是83年的6月22号,距离那场特大火灾还有7天。
想到这,杨承志忍不住对崔永富提醒道:“崔厂长,这几天风大,按我估计,这场大风天气还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厂房投产后,千万要注意防范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就使用3号厂房的消防栓灭火,3号厂房的消防栓不仅管道长,而且蓄水池的储量也是正常的三倍有余,足够灭火了。”
虽然杨承志这番话是好心,但放在崔永富耳朵里,总感觉怪怪的。
这厂房刚建好准备投产,咋就想到失火了呢?
换做外人,指不定还会以为杨承志在诅咒他们。
但崔永富是领教过杨承志那神乎其神的手段的,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急忙问道:“小杨,你是预测到了什么吗,能否给我解惑。”
杨承志却笑着摆了摆手:“没啥,崔厂长,你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尤其是29号的晚上,更要加强防范,没啥事的话我就先走了,我还有其他工地的事要忙。”
说着,不给崔永富继续问话的机会,杨承志就骑着摩托车离开了。
并不是他不告诉崔永富,天机这个东西不能泄露太多。
而且,如果他说太多了,也会引起崔永富的怀疑,毕竟,他总不能说自己是个重生者吧?
他相信,经历过上次收发室失火的事件后,崔永富能听懂他说的话。
对方能当上厂长这么多年,自然不傻。
看着杨承志离去的背影,崔永富心中暗自嘀咕,同时,也把对方的话深深的记在了心中。
回到办公室,他心里依旧回味着杨承志嘱咐的那些话。
于是,他就把负责生产的副厂长李佳良以及新任命的两个车间主任全部叫到了办公室来。
“崔厂长,找我们有事吗?”
李佳良还以为崔永富要追问他是否接受过故事集团好处的事,整个人神经都是紧绷的。
其实,崔永富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李佳良的个人作风他早就清楚,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四号厂房的生产设备还有几天能安装完成?”
见崔永富没提那茬,李佳良才暗松口气:“因为咱们进的是最新的设备,厂家很重视,派来了两只专业的安装调试技术员。”
“我刚才去两个车间转了一圈,看这些人都很专业,而且工作态度相当认真,中午都没去食堂吃饭,按照这个进度,再有两天就能全部安装完成了,然后就能正式投产了。”
李佳良回答道,他主抓生产。
除了基本工资以外,产量越高,他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绩效工资。
因此,三四号厂房投产越早,他越高兴,所以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尤为积极。
“好,这几天风大,这场大风天气大约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把这件事落在每一个工人的头上。”
崔永富一边说,一边思考着怎么把杨承志之前嘱咐他的话完美的表达出来。
一方面不能让李佳良等人觉得太过玄乎,一方面还要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思考了一阵,他继续说道:“这样吧,在厂家安装调试设备的期间,你们把三四号厂房的全体员工全部集合起来,并且展开消防安全教育。”
“在此期间,所有人不能请假,必须全部到位,由两个新任命的车间主任带头。”
“待会儿我给市消防大队打个电话,让他们派来两个消防员,帮忙完成这次教育。”
“记住,一定要熟练使用灭火设备,尤其是3号厂房的消防栓,必须每个人都要会用。”
“如果不会使用消防栓,那就不允许他们进入三四号厂房工作。”
崔永富把自己能想到的一切能防患未然的办法全部想了出来。
要知道,市消防大队属于武警系统,即便崔永富是糖厂厂长,也无权调遣。
可为了更好的落实杨承志的嘱托,他不得不动用个人关系,给市消防队队长打去了电话。
对方是他的一个老同学,崔永富说明情况后,对方立刻爽快答应,同意派遣两个素质过硬的消防员来糖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见崔永富反常的表现,李佳良以及那新任命的两个车间主任都满脸的不解。
只听李佳良问道:“崔厂长,这几天风确实大了一些,但厂房刚投产哪那么容易产生火灾啊?”
“安装调试设备还要三天时间,三四号厂房加一起至少几百号员工不干活,全部参加消防教育对厂里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我看完全没这个必要吧?”
李佳良的这句话并不是刻意与崔永富作对。
正常情况下,不仅是糖厂,所有工厂每年都会举行安全消防教育,但大多数安全消防教育也就是利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把工人们召集在一起,读一读安全消防条例,象征性的学习一下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的使用就完事了。
甚至一些小型工厂,安全消防教育完全就是为了走个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符合安全消防检查。
像崔永富这样大张旗鼓的他们确实头一次见过。
三天时间,还特意请来了消防队的消防员,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因此,在李佳良的话语落下后,那两个新任命的车间主任也对崔永富进行了劝说。
毕竟,失火是小概率事情,尤其像他们这种新建设完成的厂房,线路啥的都是最新的,哪有那么容易就着火了?
“我这样做自然有我的道理,你们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不用多问。”
崔永富却对着他们摆了摆手,满脸的坚决。
对于杨承志的嘱咐,他深信不疑,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就算劳民伤财了,那也并非不是好事,至少经过这次安全消防教育后,让这些员工对安全消防的重要性有个深度的了解。
即便他们将来不在糖厂干了,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说不定在某些时候就能挽回一场不必要的火灾呢。
“我看崔厂长你就是因为上次收发室失火而害怕了,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简单教育一下,能过了安全消防检查就行了,你这样做,这个月的生产指标可能都无法完成了。”
见崔永富这么执着,李佳良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
https://123vvxw.cc/html/74824/74824696/111109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