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我今天好好喝点!
“晓茹,你看林叔叔,好像与杨承志聊的挺火热啊,这是个好信号,说不定你俩很快就能结婚了。”
看台上,马思雅全程目睹了颁奖的全过程。
同样被杨承志那从容不迫的气场吸引到了。
其实,从马思雅来长胜大队工作没多久,她就开始对杨承志有好感了。
表面上,她经常跟杨承志斗嘴,实际上,那份好感在时间的推一下也在逐步放大。
即便马思雅知道杨承志是林小茹的男人,自己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但那种想法,却始终抑制不住。
以至于,她最近一直莫名的主动接近杨承志,有几次还刻意的制造了一些独处的氛围。
就算是这次参加表彰大会,她的本意也并不是为了陪伴林晓茹,而是想看到杨承志在颁奖台上风采照人的一幕。
闻言,林晓茹的面色羞红:“嗯,我爸又不反对我俩结婚,但有我妈这一关,结婚还早着呢。”
虽说这次建3号厂房的利润很薄,但那5万块钱的奖金却是个意外之喜。
无形中弥补了利润的缺失。
而经过这次的表彰大会,长胜建筑公司名声再度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各大电视台,报纸都对这次表彰大会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无论是时间,还是篇幅都是当日的头版头条。
除此之外,长胜建筑公司这几天也是门庭若市。
除了洽谈合作的客户以外,还有不少火灾当日在4号厂房工作工人的家属。
他们都带来礼物向长胜建筑公司表达感激之情。
把长胜建筑公司当成了他们的救命恩人。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如果没有杨承志的提醒,以及3号厂房超级别的消防安全设备建设,他们这些人可能真的要葬身火海了。
因此,感激长胜建筑公司也是情理之中。
只不过,杨承志全拒绝了这些人的礼物,只把一些锦旗之类的东西留了下来。
令人意外的是,副厂长李佳良竟然也亲自到场了。
作为糖厂的领导干部,李佳良是很会做人的,没有拿过多的东西,而是特地做了一个超大好的感谢锦旗送了过来。
杨承志自然是欣然接受,并且与李佳良畅聊了一会儿。
他发现,李佳良这个人虽然之前对他有所成见,但却是个很懂得变通的人。
经过这次生死危机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对崔永富没有了怨言,工作方面也更加知道配合崔永富一块进行。
对杨承志也感激无比,声称9月中旬,糖厂还要建设一个大型仓库,这个活儿不准备采取招标方式了,他肯定会帮杨承志尽量争取。
其实,已崔永富与杨承志之间的关系,再加上这次救火有功,即便不通过李佳良,这活也百分之百是他的。
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杨承志没必要博了李家良的面子。
两个人竟然产生了因果,那就让这份因果往好的方面发展。
值得一说的是。
按照杨承志的记忆,前世的李佳良在崔永富退休后,就接任了厂长一职。
后来因为贪污受贿进了监狱。
因为火灾的事与前世的发展路径不同,改变了李佳良的心态。
或许因为这次改变可以免除李家良的牢狱之灾。
不过这并不是杨承志需要关心的,人各有命,虽然他重生回来知道很多人的命运,但他毕竟不是救世主,不能改变太多人的因果。
至于李佳良最后是否能真的坚守本心,避免上一世的法律制裁,那就要看他个人的造化了。
……
长胜大队,老杨家,土坯房内。
杨大山坐在土炕上,嘴里叼着旱烟,正听着收音机。
这两天生产队的活不忙,杨大山正好在家闲着,这收音机是杨承志给他买的。
以杨承志现在的财力,买一台电视机也绰绰有余。
可杨大山却独爱广播节目,尤其是单田芳老师讲的评书,更是杨大山的最爱。
这会儿,杨大山正听着评书《明英烈》出神。
评书结束后,杨大山本想着关闭收音机,到屋后小园里干活。
一则新闻却吸引到了他。
这则新闻,正是关于629糖厂失火案,对长胜建筑公司表彰大会的新闻。
“长胜建筑公司不是小子的吗?”
杨大山一听,新闻是关于杨承志的,就放弃了关闭收音机的想法。
当听到各方领导对长胜建筑公司的高度评价以及赞扬后,杨大山布满皱纹的脸上忍不住浮现一抹笑意。
尤其是听到有市委黄书记亲自为杨承志颁发奖状后,杨大山内心的自豪感更是油然而生。
虽然他平时不苟言笑,对杨承志也颇为严厉。
但见儿子出息了,他也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要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半年前,还是个游手好闲,只知道偷鸡摸狗的盲流子呢。
那时候的杨承志,几乎每天都会给他惹事,要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这小子恐怕早就进局子里了。
这才半年的时间,这小子不但没再给他惹个事,反而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生意人。
如今,更是受到了政府的嘉奖,杨大山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这时,王淑华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刚从小园里摘下来的香菜、臭菜、水萝卜、小葱等小菜。
“今年雨水好,温度也适宜,这小菜长得真水灵,一会儿我炸点酱,中午就吃蘸酱菜吧。”
王淑华对杨大山说道。
“行,另外你再给我炒俩菜,我今天好好喝点。”
杨大山点头。
王淑华明显一愣:“这大中午头的,你还想喝点?下午万一生产队有活咋办?”
杨大山笑道:“有活就有活,大不了下午不去了,今天我高兴,必须喝点庆祝一下。”
王淑华一头雾水,不知道杨大山这是咋了:“你今天抽啥风,平时你中午也不喝酒啊,要喝就晚上喝呗。”
见王淑华婆婆妈妈的,杨大山立刻不乐意了:“我说喝点就喝点,你磨叽啥呢,赶快给我整菜去吧。”
“行行行,我这就去给你整菜去。”
王淑华拗不过杨大山,准备去供销社买半斤猪肉,再买点小鱼给他炖上。
刚迈出门口,王淑华又停下了脚步,对杨大山问道:“说说,你今天是有啥喜事吗,怎么看起来神采飞扬的,这一脸的老褶子都更重了。”
见王淑华询问,杨大山也没在隐瞒,当下把刚才在收音机里听到的消息跟王淑华详细的诉说了一遍。
王淑华一听,也一脸的兴奋:“唉,承志真的出息了,现在都被政府嘉奖了,半年前,又有谁会想到咱家承志能突然就开窍呢?”
杨大山点头:“是啊,不瞒你说,半年前我都对这小子不抱有啥希望了,就想着给他娶个媳妇,给咱生个孙子,一辈子就在屯子里种点地,能养家糊口也就行了。”
“想不到,这小子竟越来越出息了,不得不说,还是我这个爹教导有方啊。”
不知什么时候,杨大山好像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提到杨承志,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上扬。
那时候,因为杨承志经常犯浑,再加上日子过得不咋地,他们两口子在屯里也抬不起头来。
甚至有一些人都躲着他们走,不愿意跟他们家产生瓜葛。
现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无论是杨大山,还是王淑华,亦或者杨小梅,走在路上,所有人都会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所有人都笑脸相对,攀关系的,借钱的更是比比皆是。
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家的日子过好了,有钱了。
还是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
同一时间。
早就搬进新房的李云凤正在看着新买的电视节目。
这会儿,正是午间新闻时间。
第一条新闻报道就是关于那场表彰大会的。
看到杨承志胸前带着大红花,被市委黄书记亲自表彰的画面。
她不禁瞪大了眼睛,眼中充满了震惊与不可置信。
同时还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极度感涌上心头。
这时,房门被推开,谢芳走了进来。
“云凤,你这是咋了,脸色怎么这么不好看呢。”
谢芳是除了白秀琴最了解李云凤的人,刚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李云凤的不对劲。
“你自己看看吧。”
李云凤指着电视屏幕,对谢芳说道。
由于李云凤看的是市电视台新闻,关于这场表彰大会几乎占据了整个新闻时间的三分之一。
谢芳几乎也从头看到了尾,脸上的神色同样变的极为难看起来。
https://123vvxw.cc/html/74824/74824696/111109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