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千夏捧着温热的姜汤,看着四周忙碌的身影,眼眶不禁湿润了。

她从未想过,离开家乡后,还能在这异国他乡感受到如此温暖的关怀。

远处传来悠扬的琵琶声,夹杂着女子们的欢笑声,春日的微风拂过院落里的花枝,带来阵阵清甜的花香。

蒸腾的水汽尚未散尽,四十余名倭国女子已身着月白襦裙,三三两两聚在海棠花架下。新裁的裙裾扫过青砖,绣着并蒂莲的鞋面沾着晨露,倒像是春日里新抽的嫩芽。

周嬷嬷手持檀木戒尺轻敲石桌,银护甲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都靠近些,咱们先学几句要紧的汉话。"

千夏攥着袖口,看同来的阿绫红着脸跟着念:"大人万福金安。"她注意到廊下站着的老仆正往石桌上摆放笔墨纸砚,青瓷茶盏里飘着碧螺春的清香,与记忆中矿洞里的硫磺味恍若隔世。

当翻译将"欢迎你们来到大明"这句话转译过来时,有个姑娘突然捂住嘴抽泣,惊得廊下的画眉鸟扑棱棱乱飞。

"请问大人,后面我们该去哪?"千夏膝盖微颤,却还是挺直脊背发问。

翻译话音刚落,周嬷嬷便笑着展开手中的蜀锦帕子,上面用金线绣着展翅的凤凰:"秦王殿下早有安排——你们将成为大明子民,往后要学的,是相夫教子的本事。"她特意放慢语速,让翻译逐字转述。

花架下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千夏想起三日前在码头,那个帮她捡起掉落木梳的明军士兵,他腰间系着的平安符绣着歪歪扭扭的"福"字。

此刻周嬷嬷身后影壁上的"家和万事兴"四个大字,倒与那平安符上的字迹有几分相似。

"殿下特意嘱咐,"周嬷嬷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纸,"要给你们配良人。"

她指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这些都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只是还缺个能暖被窝、持家的媳妇。"说到这里,连素来严肃的翻译官都红了脸,惹得姑娘们低头轻笑。

原来,这些嬷嬷之所以对倭国女子关怀备至,背后藏着一盘深远的棋局。秦王朱樉向朱元璋与太子朱标进言,提议将俘获的倭国女子许配给退伍单身明军。

他在奏折中写道:"战士浴血沙场,理当有所回报。赐婚之举,既能解将士婚配之困,又可彰显天朝上国仁德,更能令军心稳固,使我大明虎狼之师再添锐气。"

朱元璋展卷细读,抚须沉吟。太子朱标亦认为此策可行:"父皇,此举既安顿了将士,又教化蛮夷,实乃一举多得。"

父子二人权衡再三,终在朱批中写下"准奏"二字。朱樉随即下令,要求善待这些倭国女子,教授她们大明礼仪与汉语,让她们真正融入大明子民的生活。

得到谕令后,负责教导的嬷嬷们不敢怠慢。她们收起往日严苛的做派,转而以温和耐心的态度,教这些异国女子学习持家之道与中原礼仪。

在她们看来,这些女子未来将成为明军家属,是稳固军心的关键,自然要悉心照料,不可有丝毫轻慢。这场精心谋划的赐婚,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更成了凝聚大明军心的重要一步……

初夏的日光斜斜漫进秦王府的游廊,将朱樉与观音奴的身影拉得老长。

朱樉一手虚环在观音奴身后,另一手轻轻搭在她肘间,脚步放得极缓,生怕惊着了她腹中已有六个月的胎儿。


  https://123vvxw.cc/html/54412/54412286/27639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23vvxw.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123vvxw.cc